001 读书笔记


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为外人。

– 曾国藩


There is nothing to writing. All you do is sit down at a typewriter and bleed.

If you write with a pencil you get three different sights at it to see if the reader is getting what you want him to. First when you read it over; then when it is typed you get another chance to improve it, and again in the proof. Writing it first in pencil gives you one-third more chance to improve it. That is .333 which is a damned good average for a hitter. It also keeps it fluid longer so you can better it easier.

– Ernest Hemingway


破解了缺少写作素材的难题,只是解决了写作中的一个小问题。如何运用这些素材进行创> 作,也是一名写作者特别关心的话题。我再次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写作的禅机》这本书,最终找到了一些方法。

布雷德伯里从十二岁起,每天坚持最少写一千字,成名之后也从未间断。他这样形容自己每天的写作:我意识到自己一天不写作,便会浑身不适。两天不写作,全身都在颤抖。三天不写作就会怀疑自己是否疯了。若是到第四天不写作我可能就如同一头野猪,绝望地在干涸的泥坑中打滚。多生动的表达,在惊叹之余我们也不难发现,所谓天才,必是经过无数汗水的洗礼而成。想要成为作家,必须保持对文字的敏感,而不能像一头迟钝的野猪。

作者:小个子灰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075730/answer/619766587


哈佛大学教授森德希尔·穆莱纳桑在《稀缺》一书中指出:“正当人们感到他们缺少某种东西时,他们的思维会受到影响。缺的是什么并不重要,感到自己缺钱、缺朋友、缺少时间或卡路里都会使人陷入类似的‘稀缺思维’中,而这种思维恰恰才是稀缺状态一直延续的本质。”

今年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巴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夫妇在2011年出版的《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曾提到过一个现象:“总体来说,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乏味。这可以是一台电视机,也可以是一点儿特别的食品,比如一杯加糖茶。”

作家乔治·奥威尔在《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中这样描述穷人的生活:“他们的食物主要有白面包、人造黄油、罐装牛肉、加糖茶和土豆——这些食物都很糟糕……特别遗憾的一点是,你手里的钱越少,你就越不愿意购买健康食品。一位百万富翁可能喜欢橘子汁和薄脆饼干当早餐,但一位失业人员是不喜欢的……当你陷入失业状态,你并不想吃乏味的健康食品,而是想吃点味道不错的东西,总会有一些便宜而又好吃的食品在诱惑着你。”

Hope is definitely not the same thing as optimism. It is not the conviction that something will turn out well, but the certainty that something makes sense, regardless of how it turns out.


然后,当关于当前重要工作的讨论结束后,乔布斯会站在白板前问:“我们下一步应该做的十件事情是什么?” 人们会相互争论,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采纳。乔布斯会把这些建议写下来,然后再删掉那些他认为愚蠢的。几轮辩论之后,他们会最终确定前十大 “最应该做的事”。乔布斯会把最后七件全部划掉,然后宣布:“我们只能做前三件。”

《乔布斯传》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仍在事业上有着更多追求。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让 Flint 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25 个目标来。于是,Flint 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

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 5 个。Flint 也照做了。

Flint 现在有了两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5 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 20 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事。

巴菲特问 Flint: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Flint 答: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于实现这 5 个目标。至于另外 20 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后说到:不 Mike,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巴菲特在创业的早期,就断定自己不可能做出数百个正确的投资决策,所以他决定只投资自己有绝对把握的行业,然后在那上面压上重注。

有时候,你不做什么恰恰和做什么一样重要。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几乎一切事物都是无价值的,仅有极少的事物例外。

精要主义者花费时间探索自己的所有选项。

非精要主义者总是觉得一切都是必要的。

拒绝好机会,拥抱真正的契机。

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么就选择一个肯定的No。


我从未感到孤独

  • [瑞典]艾克瑟.林登
  • 马学燕 译

有人认为乡村生活寂寞难耐,我却从未感到孤独,我的羊儿一直陪伴着我。你的生活环境是否具有社会性也许并不取决于你的社交频率,而是取决于你与谁为伍:你们是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你们是否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若论人际往来,其实乡村和城市没有多少差别。何况只有在乡下,我才能与羊群为伴。

夕梦若林-摘自百花洲文艺出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熊培云)

抓住猫尾巴,把猫倒提起来的人,将会学到他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教训。 ——马克·吐温

所以你们不能依照你们教授传授的方法来学习心理学。你们应该学习他们传授的一切。但 你们还应该学习许多他们没有教的知识——因为他们并没有正确地对待他们自己的学科。

其实文字秀美者众,难得的是见识;见识明辨者众,难得的是态度;态度端厚者众,难得 的是心地;心地温暖,更需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方是做学问、求真理、提问解惑、治世济 人的书生。”


荣获过两次普利策奖获奖的美国作家大卫麦卡洛David McCullough曾经说:“写作就是思考,写的好就是思考得清楚,这是为何写作如此困难的原因。”

作家的创作大都不是灵感闪现、一蹴而就,而是每天持续性地产出;他们有的毫不妥协地要求自己每天写作达到一定字数。杰克伦敦在他职业生涯里每天写1000字;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威廉高丁在一个聚会上宣称自己每天写三千个字;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为出色的长篇小说家安东尼特洛勒普早晨五点半开始写作,他要求自己每十五分钟写250字,甚至用手表计时;史蒂芬金每天必须要写两千个字。


不用选择,或许意味着更加自由

通过设限来促进创造力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通常希望能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工具,所以这种自我限制是有违常 理的。但是,不用选择,或许意味着更加自由。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 在他的 《选择的悖论》(The Paradox of Choice)一书中,采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减少选择不仅 可以提高生产力,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自由,甚至让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下、享受当下( Schwartz,2007)。书中的例子涉及购物、职业和恋爱,我认为也应该把学术写作添加进去– 当我们不把资源浪费在选择上,我们就能释放更多的潜能。

如果每件小事都需要进行选择的话,人的精力很快耗尽。设想从早上开始刷牙洗脸吃饭等事情都有数十个选项仅供选择,那么人很快就会疲倦。

大脑在解决问题时从未考虑删除掉东西

你可能注意到,我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通常是加入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删除掉没用的东西。举 例来说,更多的会议、更多的表格、更多的按钮,更多的代码。科学家现在可能知道了原因 。对来自 8 个不同实验的 1,585 名参与者的的研究显示,我们的大脑在寻找解决方案时默 认偏向于加法而不是减法。在很多情况下,大脑似乎从未考虑减法策略。即使正确的方法是 减法,大脑仍然在试图使用加法。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 Benjamin Converse 认为,加 法的想法更容易也能更快的进入大脑,而减法的想法则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加法在认知上 更方便。

典型的学生思维

知乎问答的总结

阅读了这个问答之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对我自己比较有用的几条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其他没有什么用处

  1. 不要准备好了再做,在战斗中学习;在前进中战斗
  2. 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获取
  3. 要准备面对不可预期的逆境
  4. 不要口无遮拦,爱耍小脾气
  5. 不要高看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价值,过于放大自己的价值
  6. 要时刻准备改变和改进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7. 不要轻信别人,不要否定自己,不要被人唬住。
  8. 不要给人贴标签,自己或者别人;学校和出身都不是长久的标签
  9. 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要关注业内最好的人士
  10. 要注意打造自己,打造自己的品牌
  11. 太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会迷失自己
  12. 提问之前先思考,先查找,然后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不要做伸手党。
  13. 善于沟通,勇于沟通
  14. 真正的人脉的前提不在于发出“请帮我”的信号,而在于“我能创造一些价值”
  15. 自己的时间最贵,要珍惜自己的时间
  16. 要学习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
  17. 工作要以结果为导向

精简生活的20条收纳小建议:

  1. 设定所有物品的固定位置只有设定好所有物品的位置,才能避免整理后又变乱的现象发生。
  2. 不要太依赖收纳绝招整理的同时不要太依赖各种收纳神器,这对我们精简生活方式于事无补。
  3. 地板上不放任何东西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地板上存放的大多数物品平时很少使用到,才会被扔在角落。
  4. 把书柜放入衣柜衣柜的空间相对大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分流其他必要物品的压力,比如把书收纳在衣柜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体验。
  5. 收纳要简化至极限为止所谓的极限,就是必要生活,我们整理的目的也是找到自己最需要的生活姿态。
  6. 不要分散收纳场所千万不要一类物品到处放置,不仅会造成重复购买,也会影响整理收纳。
  7. 尽可能安排一人一个收纳处。集中收纳的同时也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比如小孩子的玩具之类的,可以单纯为其设置一个收纳区域。
  8. 不必理会行动路线和使用频率在我们确定物品位置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满足每个人的各种生活小习惯,所以也需要带动家人和我们一起养成归位的好习惯。
  9. 不堆叠,竖着收纳堆叠会使下层物品不好取用,相反竖着收纳方便取用,清晰明了。
  10. 包中有包的绝妙收纳,可放入非当季用物充填在处理非当季物品收纳时,考虑到收纳空间的问题,可以采用包中包收纳,一举两得。
  11. 手提包每日清空养成每日清空手提包的习惯
  12. 每日随身携带物品收纳处设置每日携带物品的收纳区域,方便第二天上班可以拿着就走。
  13. 选择适合自己的收纳物品在收纳物品的选择上,不仅仅是喜欢就可以,还要放置物品的种类,大小,需要考虑家居的风格,测量尺寸等。
  14. 大件物品全都放入壁橱大件物品太占据空间,可以收纳壁橱,保持宽敞家居环境。
  15. 浴室和水槽什么都不放清理频率不够,容易出现水垢,也有可能泛潮
  16. 不想被看到的东西放入衣柜对于不方便暴露出来的物品尽可能放入衣柜,收纳好。
  17. 衣服买回来马上拆掉包装和吊牌及时拆掉包装也是一种仪式感,像是一种对物品的欢迎仪式。
  18. 用心保管我们的物品对于我们精进生活的必要物品一定要用心呵护。
  19. 把房间整理成心灵的充电站整理是一个发现更好的自己的一个过程,当你看到精心整理好的房间,感觉整个人生都是美好的。
  20. 对拥有的东西表达感谢对于我们拥有的东西要约会珍惜,小心维护,并感谢他们帮助我们成就一个温馨舒适的家。via:诗小蛮蛮

为什么要精简自己的人生

社会的丰盈在于,不管穷人富人,都能在现有的生活条件下满足基本需求;极简的生活方式,不管穷人富人,都可以选择其作为生活的准则。

事物的繁杂对于人的困扰是相同的,对于杂乱无章的物品,几乎所有人都会感到烦躁。在充斥着各种杂物的房间内,人的精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极简对于很多人都是必要的。

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Earth provides enough to satisfy every man’s needs, but not every man’s greed.

— 甘地

人类无休止的所求对于自然的影响已经广为人知;然而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这句名言也可以换成

一个人的财富可以满足他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一个人的贪婪。

如果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所有欲望,要么已经疯狂,要么已经接近灭亡。